资讯信息
Information【深度解析】人形机器人产业与汽车行业的协同发展核心梳理(附名单)
时间:2025-06-30文章编辑:科工云网
汽车行业与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协同发展确实正在形成一条高潜力的产业链,两者的技术共享、供应链整合和市场联动将带来多重增长机遇!
一、技术协同:智能驾驶与机器人的底层技术互通
-
感知系统融合
-
自动紧急制动系统(AEBS)依赖的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视觉摄像头等技术,与人形机器人的环境感知模块高度重叠。例如,特斯拉Optimus的视觉方案与其Autopilot系统同源。
-
新能源汽车在复杂场景下的算法积累(如动态障碍物识别)可直接迁移至机器人运动控制。
-
执行机构共通性
-
汽车线控底盘(制动、转向)的电机、电控技术可用于机器人关节驱动,例如蔚来的电驱系统供应商拓普集团已布局机器人关节模组。
-
人形机器人所需的精密减速器(如谐波减速器)与新能源汽车电机的传动技术有协同研发空间。
-
智能化平台共享
-
车规级芯片(如英伟达Orin、高通骁龙Ride)和计算架构可支撑机器人边缘计算需求,降低研发成本。
二、供应链协同:汽车零部件商的跨界机遇
-
重叠的供应商体系
-
传感器领域:禾赛科技(激光雷达)、韦尔股份(车载CIS)同时服务汽车和机器人客户。
-
执行器领域:三花智控(新能源车热管理+机器人伺服阀)、鸣志电器(电机)已双向布局。
-
结构件与材料:拓普集团、旭升集团等铝合金压铸企业可快速切换至机器人轻量化部件生产。
-
制造能力复用
-
汽车产业的规模化生产经验(如特斯拉的一体化压铸)可提升人形机器人量产效率,降低BOM成本。小米机器人腿部结构即采用汽车级压铸工艺。
三、市场驱动:政策与需求的双重催化
-
政策强制标配AEBS
-
新国标实施后,预计到2027年中国AEBS渗透率将超90%,带动毫米波雷达(单价约500元-1000元/颗)、域控制器等核心部件需求,相关企业(如德赛西威、华域汽车)业绩弹性显著。
-
人形机器人产业化加速
-
特斯拉Optimus量产目标定价2万美元以下,需依赖汽车供应链降本。蔚来、小鹏等车企的机器人项目将进一步消化冗余产能。
-
202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突破百亿美元,关节电机、减速器需求或达千万台级,与新能源汽车部件形成规模共振。
-
中美关税缓和的红利
-
暂缓加征关税利好中国汽车零部件出口(2023年对美出口额超200亿美元),同时降低人形机器人核心部件(如谐波减速器)的进口成本,双向优化产业链利润。
四、投资主线与潜在标的
1. 德赛西威——智能驾驶域控制器龙头
投资逻辑:
-
绑定头部车企:核心客户包括理想(智驾域控制器主力供应商)、小鹏、比亚迪等,2023年市占率超30%。
-
AEBS政策受益:新国标强制标配自动紧急制动,拉动其毫米波雷达、域控制器需求(单价2000元-5000元/套)。
-
技术壁垒高:英伟达Orin芯片国内首发合作方,高阶智驾方案(如NOA)已量产。
亮点:
-
2023年智能驾驶业务营收增速超50%,毛利率达25%+;
-
布局舱驾一体中央计算平台,2025年L3级项目将放量。
2. 鸣志电器——人形机器人关节电机核心标的
投资逻辑:
-
步进电机全球领先:市占率全球前四,人形机器人关节需20-40个高精度电机(单价500元-1000元/个)。
-
特斯拉Optimus潜在供应商:线性执行器技术匹配机器人手指、腿部关节需求。
-
汽车电子协同:车用电机(如电子水泵、ESP)占比提升至30%。
亮点:
-
人形机器人电机样品已送测特斯拉、优必选;
-
2024年机器人业务营收占比有望突破15%。
3. 拓普集团——特斯拉产业链+机器人执行器
投资逻辑:
-
特斯拉双赛道绑定:新能源车轻量化底盘+人形机器人旋转执行器独家供应商(Optimus腿部关节模组)。
-
一体化压铸技术迁移:汽车底盘件经验可快速复制至机器人结构件,降本优势显著。
-
AEBS增量需求:铝合金制动卡钳、转向节受益于智能驾驶普及。
亮点:
-
机器人执行器已小批量供货,2025年产能规划100万台/年;
-
特斯拉Cybertruck订单放量,2024年营收增速预计30%+。
4. 旭升集团——轻量化结构件专家
投资逻辑:
-
汽车轻量化龙头:特斯拉Model 3/Y底盘结构件核心供应商,占比营收40%+。
-
机器人部件延伸:铝合金关节骨架、躯干结构件与汽车压铸工艺同源。
-
成本优势:国内唯一掌握超大吨位(9000T)压铸技术的民营企业。
亮点:
-
2023年机器人部件营收同比增长200%,毛利率35%+;
-
新增比亚迪、蔚来订单,产能利用率超90%。
5. ****——热管理+机器人阀类双驱动
投资逻辑:
-
新能源车热管理霸主:特斯拉、比亚迪电子膨胀阀供应商,全球市占率超50%。
-
机器人伺服阀突破:人形机器人需要20+个精密阀体(单价200元-500元),技术对标汽车热管理阀。
-
全球化布局:墨西哥工厂投产规避贸易壁垒,直接供应北美车企。
亮点:
-
机器人阀体已通过宇树科技验证,2024年量产;
-
热管理业务受益于快充升级,单车价值量从2000元提升至5000元+。